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在“防雹网”保护下,阿克苏苹果园里果香四溢,迎来丰收;库车棉田中,无人机精准查勘定损,推动理赔快速落地;“安心游”保险护航下沈阳配资开户,游客纵情感受喀什的高原、沙漠奇观……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2.31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大关,经济建设成就斐然。这其中,保险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为新疆产业发展构筑起坚实保障。
“保险+气象”为特色种植业筑牢“安全网”
金秋时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红旗坡农场硕果盈枝、一派丰收景象。作为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核心产区和主产地,红旗坡农场每年有数十万吨“冰糖心”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然而,近年来,红旗坡农场区域内冰雹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由于因地处航空管制区,传统防雹作业模式受限,苹果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冰糖心’苹果品相、质量好,价格高。一旦遇上冰雹,哪怕打上几个疤,苹果会成为次果,价格的差异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果农辛苦一年白忙活。” 阿克苏丰庆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民超说。
“2024年7月,我们这里是冰雹重灾区,‘防雹网’救了我,给我们一亩地挽回了1万多块钱(损失)。” 杜民超欣慰地说。他口中的“防雹网”,由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会同阿克苏地区气象局、新疆红旗坡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2023年起在航空管制区内建设,旨在减少冰雹灾害损失面积、降低冰雹灾害果品损失。据估算,在2024年7月的冰雹灾害中,“防雹网”项目为当地挽回经济损失约1000余万元。
据悉,航空管制区防雹网试点建设项目规划在5年内每年建设约500亩防雹网。该项目总资金1660万元,采用创新模式,由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出资60%,果农自投40%。
红旗坡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仕林表示, “防雹网”建设成本约在每亩地6500至7000元,果农往往难以下决心投入。保险资金主导“防雹网”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单个果农投入能力不足的难题。
随着“防雹网”发挥作用,果农投入建设的积极性大幅提升,“防雹网”建设形成了“保险引导、农户跟进、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红旗坡区域果农自建及参与建设的防雹网总面积已扩大至约3万余亩,为“冰糖心”苹果这一红旗坡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筑牢了保障。
红旗坡“防雹网”的建设,是保险公司从传统、被动的“灾后赔付”模式向主动、精准的“灾前防御”模式转化的缩影。
人保财险阿克苏地区分公司总经理赵普泰表示,近年来,人保财险加强与地区农业、林业等政府部门沟通,建立起“气象+保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灾害性天气预警、防雹资源投放和使用、防雹增雨作业资源调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降低冰雹灾害给棉花、林果、粮食等作物带来的经济损失,预估近三年“气象+保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
覆盖全周期、全链条保障链紧跟产业链
当前,新疆正全力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建设。面对新疆产业集群规模大、链条长、风险类型复杂的特点,保险将保障链向产业链延伸,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全程守护者。
走进库车某棉纺织企业智能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上,洁白的棉花蜕变为织线,开启“纺织品”旅程。
从棉花种植到纺织品加工,保险始终护航。在种植环节,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收入保险为棉花种植和农户收入建立保障。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积极对接自治区棉花收入保险试点工作,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乡村保等产品,为6.87万户棉农、1654.81万亩棉花提供159.23亿元风险保障。
在纺织品加工环节,保险服务“向前一步”,在风险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积极尝试,为纺织企业定制了专属的“风险管理方案”。库车某棉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棉花存储中,由于棉花易燃、棉花垛内温度不易察觉,火灾隐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大敌”。借助人保财险库车支公司联合中国电信试点开发应用的棉花仓储热成像监控系统,企业可实现对棉花仓内温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和监控火灾事故有了科技工具。
作为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新疆乳品产业发展条件优越。集种植养殖、乳品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新疆天润乳业,是新疆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的代表性企业。针对其奶牛养殖过程中疾病、自然灾害等风险,自2021年起,人保财险乌鲁木齐市分公司首席承保其旗下核心牧场政策性奶牛养殖保险,累计出具保单5036.87万元,覆盖奶牛4.5万头次,提供风险保障额度超10.81亿元。保险成为天润乳业 “稳产保供、稳健经营”的关键“安全垫”。
今年6月,双方将合作范围从单一养殖险升级至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风险类别”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人保财险乌鲁木齐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公司将扩大保险范围,提高服务效率,“保全、保足、保准” 乳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发展需求。
“目前新疆人保财险的服务版图已全面覆盖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副总经理尹东起介绍,服务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该公司承保各类牲畜184.54万头,为19.26万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2.73亿元;承保特色林果276.33万亩,提供风险保障46.86亿元。
服务新产业、新场景保险为产业升级增能
近年来,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新疆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产业向“新”向“绿”,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活力旺盛,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服务新产业、新场景,保险机构加大创新探索力度,以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力支持新疆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库车牙哈镇以北约10公里的天山脚下,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戈壁上,将阳光化为源源绿电,送往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光伏电站所发出来的绿电输送至制氢工厂,与碱性水发生电化学反应,电解出绿氢。生产的氢气输送至中石化塔河炼化公司,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承保项目安装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并提供专业风控服务。人保财险库车支公司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同地区气象部门及时为该项目推送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2020年11月,该项目遭遇13级强暴风袭击后,人保财险支付赔款1.274亿元,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天山南北,风光无限。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新疆旅游人次同比增长31.12%,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保险业深度融入新疆文旅产业发展,创新探索出一批合作新模式,"安心游"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喀什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米尔艾合麦提江·艾克拜尔告诉记者,为了让每一位来到喀什的游客无论是在帕米尔高原欣赏冰川,还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体验胡杨风情,都能玩得放心、游得安心,喀什地区于2025年在全域内开办了“安心游”保险。其最大的便民之处在于统一投保、政府缴费,游客无需额外付费,就能享受全面的保险保障。
“安心游”保险由人保财险喀什地区分公司承保,保障内容涵盖意外身故、意外医疗、财产损失等责任,覆盖喀什地区旅游景点内的所有游客。不管游客是在景区游玩不慎受伤,还是因见义勇为、拥挤踩踏、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意外都在保障范围。
与此同时,南疆地广人稀,医疗资源相对分散,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专业的紧急救助,喀什地区启动了安全岛建设项目。文旅局、保险公司、景区密切协作,已在喀什地区4A级以上的17个景区内都搭建了安全岛,将安全岛打造成一个个“生命守护站”。当游客受伤、遭遇意外或突发疾病时,安全岛能迅速提供必要救助设备和支持,第一时间对游客进行初步救治,为后续专业医疗救助争取宝贵时间。
通过深化“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融合、升级“风险减量”服务、扩大创新保险供给沈阳配资开户,保险以“防赔并举”的服务模式深度融入新疆经济建设大局,为新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星空慧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